銅價動蕩一直是司空見慣的事,很多電纜人對銅市早已見慣不怪,但今年卻一反“常態”,即使到了旺季但表現也似乎不太旺,精銅制桿企業開工率同比仍下滑,這主要反映在電線電纜行業。電線電纜主要應用在電網工程、房地產、汽車等領域,由于下游需求出現大幅下滑,導致電纜整體銷量陡降。
電線電纜產業是一個對原材依賴非常重的行業,尤其是對銅材的依賴多年來從未改變過。但是眾所周知,銅材價格高昂并且再加上電纜行業特殊的訂單合同問題,造成銅材無論是漲價還是降價,對于電線電纜生產企業都是不利的:下跌會造成未簽合同的客戶開始觀望,已經簽合同的,會出現客戶違約。如果在爆漲的話,又會造成電纜企業違約,因此目前的現狀主要都是在觀望中……
2011年電線電纜制造工業的總產值已經超過了一萬億,居世界第一,而5年前的2006年,我國電線電纜制造業的總產值還不到四千億,產值增長飛快。也正是因為中國電線電纜行業發展很快,對銅、鋁等有色金屬的需求越來越大。
據相關統計數字表明,電線電纜用銅量約占全國銅消費量的60-70%,各類電線電纜產品的用銅量大致為:電力電纜約占20~30%,電氣裝備用電線電纜約占28-30%,繞組線約占26-29%,通信線纜約占5-~7%,其他線纜約占4-5%。
即使如此,中美貿易戰的突然升級,在美國政府對中國輸美商品施加的2000億關稅中不乏銅產業鏈相關產品,后期如果另外3000億輸美商品的關稅也最終落實,銅產業鏈仍將承受不小的壓力。
銅目前的交易量比去年同期的水平低20%以上,從技術上講,這是一個熊市,另外經統計,今年全國電網工程1-4月份完成投資803億元,同比下降19.1%,成為各大電纜企業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。
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大、房產市場不景氣、國際形勢嚴峻...除了這些影響各行各業的宏觀因素,給電纜行業雪上加霜的還有:奧凱事件影響惡劣,行業開始進入轉型期;銅價萎靡不振,庫存貶值;價格戰愈演愈烈,毛利率不停下滑;賬期問題嚴重,財務成本壓力變大...
業內人士認為,造成產品低價競爭的根本原因是盲目投資、產能過剩、供大于求。一方面,由于投資門檻低,致使大批企業涌入,造成行業內的"過多過濫"。電線電纜行業內的大小企業多達8000多家以上。這些行業的生產能力超出了市場需求,出現了嚴重過剩。
另一方面,由于"門檻"低,不僅是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低,而且使一部分根本不具備生產能力、質量控制和檢測等必要手段的"作坊企業"得以混跡于行業之中,成為假冒偽劣、粗制濫造、偷工減料、以次充好線纜產品的產生源頭,并憑借壓低銷售價格等手段擾亂市場競爭秩序,加劇了行業內的無序競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