觸電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電氣傷害,由于回南天的到來,潮濕多雨的天氣,很容易降低電氣設備的絕緣性能,所以春季和夏季的電擊事故發生得更頻繁,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我們需要對電擊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,以防止事故的發生,下面亞洲電纜就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觸電的那些事吧。
一、人體觸電一般分為單相觸電、兩相觸電和跨步電壓觸電:
1、單相觸電
①沒有任何絕緣措施
如果人體在沒有任何絕緣措施的情況下接觸到電源,即使這根線原本沒有電流,當人體接觸到電線時,電線、人體與大地就會形成一個回路,人體相當于一個電阻,有回路就會有電流,這樣人體就會觸電。
②有絕緣措施
在有絕緣措施情況下比如穿上絕緣靴或者絕緣手套,人體工作時手誤觸到帶電線(低壓)時,因為人體與電線相互絕緣沒有形成通路,沒有了電流流過人體,人也就不會觸電。
2、兩相觸電
這種情況發生在人體觸碰到兩根相線,這樣導致加在人體之間的電壓達到380V,人體與兩根相線形成回路,電流流過人體導致觸電。
3、跨步電壓
當線路的一根帶電導線斷落在地上時,電流就會從導線的落地點向周邊流散,形成了一個電勢分布區域。
離斷落電線局里越遠電流越分散,那么地面電勢也越低,一般室外要求要遠離故障點至少8米。當人體進入電勢分布區域時,因為人體兩只腳前后跟電線落地點距離不同,導致人體形成電勢差,也就是形成電壓,人體內部形成回路,兩只腳就相當于電源,這樣導致人體觸電。
二、電流傷害
人體就像一種電阻,在正常情況下,人體可接受的安全電壓不超過36V,交流電流不超過10 mA,直流不超過50 mA。安全電壓的調節并不意味著人體接觸沒有任何問題,比如10 mA電流流過人體,它會感到刺痛,但身體可以擺脫電源,如果流經人體的電流是3 mA,你會感到麻木。電擊損傷值與人體觸電時的電流和時間密切相關。即使流經人體的電流很小,但很長一段時間內,對人體的損害也是巨大的。
三、預防觸電
在家里,一般情況下,我們很少直接接觸暴露在外面的電源,所以最常見的電擊是由漏電引起的,所以我們必須確保插座與地線相連,并每天檢查電器。除了電氣設備外,電線絕緣老化、損壞不僅會導致電擊,更有可能引發火災等事故。為了避免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亞洲電纜的低煙無鹵阻燃電纜,其絕緣材料是自主研發的環保材料,具有耐壓性高、壽命長、防火性好等特點,能有效降低各種事故的發生概率,是預防電擊的最基本措施。
在室外,特別是在下雨天,我們必須避免接近路燈、水、動力設備和建筑等場所,這些地方都是觸電事故的高發地區。雨天除了可能帶來電擊外,還容易造成許多事故。所以在下雨天,最安全的方法是減少外出,下雨天要注意安全。